忘掉关键词密度,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
还在纠结一篇文章要重复多少次关键词?还在用工具查那个所谓的“密度”?兄弟,赶紧打住,你这套路,放现在就是给搜索引擎的AI喂毒药,它不K你K谁?
以前的搜索引擎,是个“小学生”,只能靠数词语出现的次数来判断文章主题。所以,堆关键词有用。现在的Google、百度,是“博士后”,它不仅认识字,还能理解字词背后的“意思”和“逻辑关系”。
你还在玩“关键词连连看”,人家AI已经在搞“阅读理解”和“逻辑推理”了。
它怎么看你的内容?它会分析你的“语义环境”。比如你写一篇关于“苹果”的文章,AI会看你通篇是在聊“iPhone、库克、iOS系统”,还是在聊“富士、红蛇果、怎么削皮”。如果你想优化“苹果手机”这个词,却在文章里大谈特谈“果园施肥”,AI会直接判定你“精神错乱”,内容质量低下,扔进垃圾桶。
所以,别再像个偏执狂一样计算关键词了。你应该思考的是,围绕你的核心主题,用户还会关心哪些相关问题?你需要布局的是一个“主题词簇”,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关键词。
网站优化
你不是在写文章,你是在当“侦探”
大多数人写内容是怎么写的?拍脑袋。今天觉得A产品不错,写一篇;明天听说B话题热门,追个风。写出来的东西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看似勤奋,实则是在做无用功。
真正的高手,在动笔之前,花在“侦探工作”上的时间,比写作本身要多得多。
这个“侦探工作”叫什么?——用户意图分析(User Intent Analysis)。
说白了,就是你要像个FBI的侧写师一样,去分析那个在搜索框里打下关键词的人,他到底想干嘛?
同样是搜“厦门网站建设”,这背后可能藏着四种完全不同的人:
- 信息型意图(想知道):“厦门网站建设流程是什么?”“建一个网站大概多少钱?”——他只是想了解信息。
- 导航型意图(想去):“厦门创意互动官网”——他已经知道你了,想直接找到你。
- 商业调查意图(想比较):“厦门网站建设公司哪家好?”“创意互动和XX公司对比”——他进入了对比和筛选阶段。
- 交易型意图(想买):“厦门网站建设报价”“外贸网站建设咨询”——他已经准备好掏钱了。
看明白没?你如果用一篇介绍公司历史的软文,去回答一个想“立刻询价”的人,那不就是鸡同鸭讲,白费力气吗?
你的网站,必须像个军火库,为每一种意图都准备好相应的“弹药”。写给“想知道”的人看的,就要是深度科普、行业白皮书;写给“想比较”的人看的,就要是案例对比、客户见证;写给“想买”的人看的,就要是清晰的服务介绍和直接的转化通道。
别再用一篇内容,妄图讨好所有人。那是最低效的做法。
打造“内容孤岛”?你这是在自掘坟墓
很多人做内容,就像在沙漠里种树,今天这里一棵,明天那里一棵,彼此之间毫无关联。每一篇文章,都是一个“内容孤岛”。
这种做法,在搜索引擎眼里,就是“业余玩家”。
现在最顶级的SEO玩法,叫做“主题集群模型”(Topic Cluster Model)。
这个模型怎么玩?很简单,分为两层:
- 支柱页面(Pillar Page):这是一篇“总纲”式的内容,通常很长,全面、深入地涵盖一个核心主题。比如,你可以写一篇长达万字的《2025年外贸网站建设终极指南》。
- 集群页面(Cluster Pages):这些是“分论点”式的文章,针对支柱页面里的某个小标题,进行深入展开。比如,你可以写《如何为外贸网站选择服务器?》、《外贸网站支付接口对比》、《提升外贸网站询盘率的10个设计技巧》等等。
然后,最关键的一步来了:用超链接,把所有的集群页面都链回你的支柱页面,同时支柱页面也链向各个集群页面。
这样一来,你在你的网站内部,就构建起了一个“知识网络”。当搜索引擎的爬虫进来时,它看到的不再是一盘散沙,而是一个结构清晰、逻辑严密的“主题专家”。它会认为,你在这个领域(比如 外贸网站建设)是绝对的权威。这种“权威性”,是任何零散内容都无法比拟的,它能极大地提升你整个网站的权重。
E-E-A-T:谷歌给所有内容创作者划下的“生死线”
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E-E-A-T,那你现在做的所有内容,都可能是在“无证驾驶”。
E-E-A-T是Google内容质量评估指南里的核心标准,是其AI算法判断内容好坏的“金标准”。
- Experience(经验):你写的内容,是道听途说,还是你亲身经历过的?你是个真正的从业者,还是个纸上谈兵的“键盘侠”?
- Expertise(专业):你在这个领域,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吗?你能提供独到的见解,而不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吗?
- Authoritativeness(权威):行业里有多少人认可你?有没有其他权威网站引用你的观点?
- Trustworthiness(可信):你的网站安全吗?你的信息来源可靠吗?你能为你说的话负责吗?
看懂了吗?搜索引擎不再只关心你“写了什么”,它更关心“你是谁”、“你凭什么这么说”。
怎么提升E-E-A-T?
- 亮出你的身份:在文章中明确作者信息,附上作者的领英、行业协会认证,甚至是你在线下分享的照片。别再用“小编”这种模糊的身份了。
- 用案例和数据说话:少说“我们很好”,多说“我们为xx客户解决了xx问题,数据提升了xx%”。真实(哪怕是合理虚构)的案例,胜过一万句华丽的空话。
- 引用权威来源:在文章中,可以链接到行业报告、学术论文或者官方数据,证明你的观点不是空穴来风。
- 展示你的“伤疤”:分享一次你失败的经历,或者一个你踩过的坑。这比你吹嘘一百次成功,更能建立读者的信任感。这才是“人味儿”,AI最看重这个。
你的内容不是给AI看的,但必须让AI“看得爽”
这是一个很绕的逻辑,但你必须理解。
你的最终读者,是人。你的内容必须通俗易懂,有血有肉,能引发共鸣。这是大前提。
但是,在你的内容到达读者之前,它必须先通过AI的“审查”。所以,你必须让AI“看得懂”、“看得爽”。
这就要求你的内容,在技术层面要足够“干净”。
- 结构化数据(Schema Markup):用代码告诉搜索引擎,“这段是FAQ”、“这个是评分”、“这篇是教程”。这就像给你的内容贴上清晰的标签,让AI能秒懂你的内容结构。
- 简洁明了的排版:多用短句、短段落,配合清晰的H2、H3标题,再加上列表、引用。别写那种密密麻麻、让人生畏的长篇大论。
- 内容的可读性:写完之后,大声读一遍。会不会拗口?有没有歧义?一个初中生能不能看懂?AI的“阅读品味”,其实很接近一个聪明的初中生。
别再问怎么写了,先问问自己有什么“料”
说了这么多,其实归根结底就一句话:别再生产“信息垃圾”了。
互联网上最不缺的,就是正确的废话和同质化的信息。你能想到的主题,早就被人写了一万遍。
在动笔前,你必须问自己一个灵魂问题:我能提供什么别人提供不了的“独家价值”?
是基于你十年行业经验的独到见-解?是一个你亲手操盘、细节满满的成功案例?是一套你总结出来的、行之有效的实操方法论?还是一个你采访了十位行业大佬后得出的深度洞察?
如果你什么都没有,只是想把别人的文章洗洗稿、拼凑一下,那我劝你,省省力气。因为AI现在最擅长干的,就是识别这种“缝合怪”内容。
真正牛逼的内容,是有“灵魂”的。它带着作者的体温、经验和真诚。它不追求辞藻的华丽,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,因为那是从实践的泥土里刨出来的。
就像我们 厦门创意互动,我们从不跟客户大谈我们懂多少技术名词。我们更喜欢聊,我们曾经帮一个传统制造业的客户,通过一套全新的内容战略和网站架构,在半年内把海外询盘量做到了过去三年的总和。我们会把这个过程中的坑、我们走的弯路、以及最后是怎么想通的,都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。
这种带着“故事”和“思考”的内容,才是AI和用户都无法抗拒的。
所以,朋友,别再纠结于那些表面的“写作技巧”了。沉下心来,去挖掘你的专业领域里,那些真正有价值、值得分享的“料”。然后,用最真诚、最直接的方式,把它讲出来。
这,就是2025年之后,SEO内容唯一的出路。
如果你准备好了,想聊聊怎么从你的业务里,挖掘出这些真正值钱的“料”,随时来找我。我们不缺技术,我们更擅长帮你发现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