兄弟,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。这标题,一看就是被那些千篇一律的“公司简介”给折磨得不轻。
我在网站建设和优化这行当里泡了十几年,见过太多外贸老板,辛辛苦苦把产品做得牛逼哄哄,结果网站上的“关于我们”,写得比说明书还催眠。要么是“本公司成立于199X年,占地XX亩”,要么就是“秉承客户至上,锐意进取”……
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这种“关于我们”,狗都不看。
老外客户,尤其是那些手握大订单的优质买家,他们压根不关心你占地几亩,他们想知道的是:你到底是谁?我凭什么信你?你和那些千篇一律的供应商有毛线区别?
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咱就聊点“江湖规矩”和“实战干货”,告诉你怎么把这个“品牌故事页”做绝,做成一个“超级转化利器”,让客户看完就想给你打钱。
别扯淡了,你那“关于我们”根本没人看!
咱们先得把一个观念掰过来。大部分人做“关于我们”(About Us),是在做“公司简介”。这是大错特错!“简介”是给工商局看的,是冷冰冰的档案;而“故事”(Story),是讲给人听的,是必须有温度、有冲突、有灵魂的。
我见过太多外贸网站,点开“About Us”,迎面就是一张不知道哪里找来的工厂大门图,配上一段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八股文。这种页面,客户停留时间不会超过3秒。他看不到“人”,只看到一个“供应商代码”。
你想想,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客户凭什么记住你?就凭你“质量好,价格优”?隔壁老王也这么说。真正的壁垒,是“品牌形象”和“信任”。而品牌故事页,就是你在这片红海里,扎下的一根最深的“信任之锚”。
你搞错了重点:客户想看的不是你的“光辉历史”
很多老板特喜欢在“关于我们”里罗列自己拿了多少奖状、通过了多少认证(ISO9001、CE、RoHS……)。兄弟,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,但你得搞清楚,这些是“信任状”(Trust Badges),是“证据”,不是“故事”。
客户想看的,不是你的“光辉历史”,而是你的“价值观”和“使命感”是否和他匹配。
举个例子,一家做环保餐具的B2B公司。
- 烂的写法:“本公司采用先进降解技术,产品通过FDA认证,远销欧美。”
- 绝的写法:“2015年,我们的创始人在海滩上看到了被塑料垃圾困住的海龟。那一刻,我们决定,必须做点什么。我们不是在卖餐具,我们是在为下一代‘赎回’一个干净的地球。”
哪个更能打动人?哪个让你觉得这家公司“靠谱”且“有追求”?答案不言而喻。客户读的不是文字,读的是你文字背后的“动机”。
看看国际大佬们怎么玩:从“我是谁”到“我为何存在”
你跳出国内这套“王婆卖瓜”的惯性思维,去看看那些国际顶尖的DTC(Direct-to-Consumer)品牌和隐形B2B冠军。他们的“About Us”页面,简直就是一部微型电影。
他们早就不玩“我是谁”(Who we are)了,他们玩的是“我们为何存在”(Why we exist)。
以美国那个卖户外装备的Patagonia(巴塔哥尼亚)为例,它的“关于我们”页面,主题几乎全是关于“环境保护”的。它告诉你,我卖你夹克,是为了让你去户外,然后让你爱上自然,最后和我一起保护它。这是一种“价值观的碾压”。买它的产品,成了一种“身份认同”。
B2B也一样。我辅导过一家做精密仪器的德国公司,他们的故事页,核心不是“精度达到0.001毫米”,而是“我们的创始人是三代钟表匠,我们血液里流淌的就是对‘绝对精准’的偏执。我们无法忍受任何‘差不多’。”
看到了吗?这就是“品牌人格”。你的客户,买的不是你的产品,买的是你这种“偏执”带来的“绝对放心”。
挖出你的“第一天”:为什么是你,不是别人?
每个公司,尤其是能活下来做外贸的公司,都一定有一个“原点故事”(Origin Story)。这往往是老板你最宝贵的资产,但也是你最容易忽略的。
你为什么创业?是为了解决一个你忍无可忍的行业痛点?还是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?
- “我受够了那些以次充好的中间商,所以我们坚持只做100%源头工厂。”
- “我发现小批量采购商根本拿不到好价格,所以我们搭建了这条柔性供应链。”
- “我爸做了30年xx,我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,所以我们用现代设计重构了它。”
把这个“第一天”的故事,用最朴素、最真实(甚至可以带点狼狈)的语言写出来。这个“初心”,就是你品牌故事的“灵魂”。它定义了你的“Why”。
别怕“亮丑”:真实是建立信任的唯一捷径
国内企业最爱干的事,就是“报喜不报忧”,把自己包装得“高大全”。但在国际(尤其是欧美)的商业文化里,适当的“自我暴露”和“脆弱性”(Vulnerability)反而是建立信任的超级武器。
你没必要说自己“一路高歌猛进”。你可以讲:
- 我们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,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拒绝使用廉价替代材料,差点资金链断裂。
- 我们花了整整三年,攻克了某个技术难题,期间烧掉了几百万研发费用,团队核心走了大半。
- 我们曾经因为一个疏忽,给一个大客户造成了麻烦,我们是如何不计成本飞过去解决,并因此升级了我们的整个品控流程。
这种“冲突”和“解决”,比你挂100个奖状都管用。这向客户传递了一个潜台词:我们是一家“敢于面对问题、并能解决问题”的公司。在B2B合作中,这比“完美无瑕”的形象可信得多。
你的“北极星”是什么?用价值观过滤你的客户
故事讲完了,你必须亮出你的“态度”。这就是你的“使命”(Mission)和“价值观”(Values)。
别去抄那些“诚信、创新、共赢”的废话。我要求我服务的客户,必须用“人话”把价值观写出来。
- 烂的价值观:“质量为本。”
- 绝的价值观:“我们只做能用10年以上的产品,否则,我们宁愿不造。”
- 烂的价值观:“客户至上。”
- 绝的价值观:“我们宁愿花3小时帮客户搞懂一个问题,也不愿他稀里糊涂地下单。”
你的价值观,就是你的“北极星”。它不仅是给客户看的,更是用来“筛选”客户的。那些认同你“偏执”的客户,会成为你最忠实的拥趸,他们的LTV(客户终身价值)高到吓人。而那些只图便宜、理念不合的,看一眼就自己走了,反而省了你报价的功夫。
晒出你的“真人战队”,别再用那些网图了
信任的最后一步,是“见人”。
我求求各位老板,把你网站上那些金发碧眼、假笑握手的“授权图库”照片全删了吧!太假了,假到让人反胃。
客户想看的是“谁”在为他服务。
- 放上你创始人的高清(但绝不是过度PS)的照片,配上他的“原点故事”。
- 放上你核心技术团队(比如那个“偏执”的总工)正在车间钻研的照片。
- 放上你外贸团队(比如那个精通三国语言的销售冠军)正在跟单的照片。
- 甚至可以放一张团队下午茶的合影,展现你们的“氛围”。
记住,真实的面孔,是击破文化和语言隔阂的最强武器。让客户感觉到,屏幕对面不是一个冰冷的“XXX Corp”,而是一群活生生、有血有肉、并且“很专业”的人。
B2B的品牌故事?本质是“解决SOP”的专业叙事
有人可能会说,我这是B2B,客户只关心参数和价格,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没用。
错!B2B客户,尤其是大客户,比C端消费者更需要“故事”。因为C端买错了,顶多损失几百块;B2B买错了,可能整个项目都得停摆,他自己饭碗都保不住。
所以,B2B的“故事”,本质上是一种“关于专业的叙事”。你的故事,是为了向他证明你的“SOP(标准作业流程)”是绝对可靠的。
在做**外贸网站建设**的整体规划时,我们就特别强调,B2B的品牌故事页,必须巧妙地融入你的“专业流程”。
比如,你可以讲一个“一块钢板的故事”: “对别人来说,这只是一块钢板。对我们来说,它必须经过12道检测工序、光谱分析、以及48小时的盐雾测试。我们那个50多岁的老质检员,比仪器还准。他说不行,这块钢板就绝对进不了我们的车间。”
这个故事,是不是比你罗列“我们有光谱分析仪”要生动一万倍?客户看懂了你的“流程”,看懂了你的“较真”,他才敢把几十万美金的订单交给你。
别光顾着讲故事,技术和体验也得跟上
故事再好,如果你的网站打开要10秒,排版在手机上乱成一锅粥,那也是白搭。
你花心思打磨的“品牌故事页”,必须是一个“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”。
- 视觉锤(Visual Hammer):使用高质量、专业拍摄的真实图片和视频。视频的杀伤力是图文的10倍。一个30秒的、讲述你“初心”的创始人访谈,或者一个“一块钢板故事”的短片,效果拔群。
- 可读性(Readability):清晰的排版、合适的字体、足够的留白。别让客户看花了眼。
- 加载速度(Speed):尤其是外贸网站,你的服务器得够快,图片得优化。老外没耐心等。
- 清晰的CTA(Call to Action):故事讲完了,客户热血沸腾了,你得马上给他一个“出口”。是“立即联系我们的专家”、“下载我们的案例集”,还是“预约一次工厂参观”?这个引导必须清晰、直接。
AI能帮你润色,但“灵魂”还得你自己灌
现在AI很火,很多人用ChatGPT去写“关于我们”。我可以明确告诉你,AI可以帮你润色语法、调整腔调(比如写出地道的商务英语),但AI绝对写不出你的“灵魂”。
AI没有经历过你创业的“第一天”,没有在你资金链断裂时失眠过,也没有在攻克技术难题时狂喜过。
我的建议是:你自己(或你的团队),用最土的“人话”,把你最真实的“原点故事”和“价值观”挖出来。然后,再让AI或者专业的文案(比如我们)去把它“翻译”成符合国际视野、具有强大叙事张力的“品牌故事”。
记住,工具是工具,灵魂是你自己。
讲好故事,还是得找懂行的“老炮儿”
写到这,你该明白了。“品牌故事页”绝不是网站上一个可有可无的“附属品”,它是你整个网络营销的“战略高地”。
它不是简单的“文案写作”,它涉及到你的企业战略、品牌定位、视觉传达、乃至技术实现。这不是一个刚入行的小白能搞定的,也不是一个只懂技术的程序员能理解的。
这活儿,得找真正懂行、既懂全球审美又懂中国企业“里子”的“老炮儿”来操刀。
在**厦门创意互动**,我们干了十几年,从不屑于做那些“模板网站”。我们最擅长的,就是坐下来,像老友一样,陪你喝杯茶,从你创业的“第一天”聊起,帮你把你骨子里最闪光的那个“Why”给挖出来,然后用最前沿的视觉和技术,把它打造成一个能“自动成交”的超级故事。
别再让你那个“催眠”的公司简介拖你后腿了。如果你也想拥有一个真正能打动老外、建立高壁垒信任的品牌故事,随时来找我们聊聊。我们不谈虚的,只上干货。